【傳記閱讀5策略】用自傳書寫夢想與人生👉之一
送給小學生的畢業禮物Part2(第一份畢業禮物是專題報告)
這份畢業禮物透過傳記閱讀的策略送給孩子的卻是一本自傳。潛移默化其中的是「典範與夢想」以及堅持一年半的「恆毅力」。
#教學思考
在小學高年級邁入青春期的階段,典範、夢想、生涯規劃的學習總會三不五時的出現在閱讀或課文中(其實中年級早已出現)。似乎宣告著孩子逐漸長大,要為自己的夢想與生涯想一想。
於是,我想把握小學還能作夢的時期,透過五下整個學期大量閱讀人物傳記,接著在六年級一整年進行自傳書寫。讓孩提的純真歲月與生涯規劃的想像連結、激盪。
「自傳」的書寫在小學畢業之前是孩子的真實故事,邁入國中就是尚未發生的未來式。有名人偉人傳記的典範相隨,夢想是貫穿自傳的主軸,每個孩子的人生在筆下充滿著無限的可能。
策略1沉浸式大量閱讀
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每週一本書全班進行交換閱讀,整學期沉浸在傳記閱讀中。從帶畢業班以來創作「自傳」就是在我班級的必修課,而選讀的書籍都是跟著我跑班多年的班級圖書。
暢談文化出版的「與名人偉人對話」是近幾年才購買的。一套50本數量多,足夠大班及進行輪流閱讀。頁數不多,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另外兩套是早期在台北帶畢業班時購買的,分別是東方出版的世界偉人傳記叢書、文經社出版的成功小傳記。但沒有買齊。當時的思考是為每個孩子找到一本相近夢想的典範人物,才購置。兩版本的差異簡單來說:東方出版社比較文學優雅、文經社比較淺顯活潑。但這兩套僅放書架供孩子自由翻閱或是創作自傳時的編排參考書。

最後介紹的是小天下出版的:「堅持夢想的大導演--李安」傳記書。它是這學期學校發到各班的共讀書,數量足夠人手一本,我拿來搭配自傳創作時學習下標題、段落書寫的仿作鷹架。所以記得當時有一天的日記作業讓孩子們分享「李安如何教我寫自傳」。
另一個提供參考點的是我手邊的書越來越舊,而這幾年寫給學生閱讀的傳記書越來越多元活潑,若能開發新的典範人物,尤其更接近孩子的「現代人物」,對他們會更有感受,像是導演李安、麵包師傅「吳寶春」、音樂歌手「周杰倫」、「蕭敬騰」...等等身邊耳熟能詳的台灣人物,會更貼近他們的生活。
策略2鷹架式摘要閱讀
將四大閱讀重點:「家庭背景」、「困境與挑戰」、「成就與貢獻」、「成功特質」設計在學習單中,讓孩子有意識的閱讀。
從看見典範的生長環境,到生命遭受的困境,接著如何實踐人生理想,甚至對人類產生貢獻與影響力?最後閱讀的焦點帶學生省思、尋找成為典範的成功條件是什麼?整個學期浸淫在閱讀傳記搭配學習單的書寫中,期望在未來對孩子的自傳創以及真實的生涯規畫有更深入的激勵與效仿。
(未完待續...👉👉之二、👉👉👉之三、👉👉👉👉之四)
(未完待續...👉👉之二、👉👉👉之三、👉👉👉👉之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